小区门口开杂货店的老王,前两年还是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,去年裸辞后干脆盘下了这个小店。问他为啥不再找份正经工作,他叼着烟笑:“四十多岁的人了,不想再看别人脸色。”
这话戳中了不少中年职场人的心思。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,早就没了年轻时 “为梦想燃烧” 的冲动。前阵子同学聚会,当年在大厂当总监的老张,现在开着辆二手面包车跑货拉拉。他说最受不了的是新入职的 95 后领导天天画饼:“咱们要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,年轻人就该拼一点。” 他听着就烦:“我要的是能按时给老婆交房贷、给孩子交补习班费的真金白银,不是你那套‘价值感’。”
中年人的职场尴尬,还藏在那些没说出口的细节里。面试时被问 “能接受加班到几点”,心里嘀咕 “孩子晚上九点要听写单词”;看到招聘启事上写着 “35 岁以下优先”,手指划屏幕的速度都慢了半拍。有个做 HR 的朋友透露,现在招中层管理岗,宁愿要 30 岁左右的 “潜力股”,也不太想招 40 岁以上的 “老油条”——“怕他们太固执,不好管,薪资要求还高。”
更重要的是,很多中年人早就摸透了职场的 “游戏规则”。年轻时以为升职加薪是靠能力,熬到一定岁数才发现,有时候不如会来事的。李姐在国企干了二十年,去年部门竞聘副主管,最后选了个刚来三年的小姑娘。领导找她谈话:“你经验丰富,多带带年轻人。” 她嘴上应着,转头就请了长假,在家附近开了家花店。“每天守着花草,比看领导脸色舒心多了,挣得也不比上班少。”
还有些人是被身体 “劝退” 的。常年久坐导致腰椎间盘突出,应酬喝酒喝出脂肪肝,凌晨两点还在改 PPT 的日子,想想都发怵。前同事老周就是因为一次心梗住院,出院后直接提交了辞职报告。“躺在 ICU 里才想明白,挣再多钱,没命花有啥用?” 现在他每天早上去公园打太极,下午帮儿子带孙子,朋友圈里全是家常菜和落日照片。
当然,不是所有中年人都能潇洒转身。没存款没技能的,该上班还得上班。但越来越多有底气的中年人,开始选择 “反内卷”:有人开网约车,时间自由;有人做家政,凭手艺吃饭;有人在小区群里接水电维修的活,熟客越来越多。他们不再追求 “职业成就感”,更在意 “活得自在”。
就像小区门口的老王说的:“年轻时为了面子打工,中年了该为自己活了。” 那些不再想找工作的中年人,不是放弃了奋斗,只是换了一种更舒服的姿势生活。毕竟,四十多岁的人生,早就该由自己说了算。